润泽明德崇实笃行

水文化智慧展厅

元代的黄河治理

时间:2022-08-12

浏览次数:

视力保护色:

黄河在元代决溢改道依然严重,且下游多股分流,向南汇淮入海。河道摇摆不定,水患频发,对沿河地区构成了很大威胁。

IMG_257

元代黄河治理  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在元朝统治的88年期间(1279—1367年),黄河向南决口增多,淮河水系受到扰乱,水灾日益频繁。其中至元25年(1288年),黄河决阳武22处,主流向南泛滥,由涡河入淮。

大德元年(1297年),黄河在杞县蒲口决口,河水泛滥南北数郡县,造成大面积的破坏。第二年,朝廷命大臣尚文“按视防河之策”。尚文看到当地河岸南高于北,认为“堤安得不坏,水安得不北”,于是上奏建议对蒲口河决之处不塞为便。

IMG_258

奔流不息的黄河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尚文认为强行塞蒲口的话会造成“上决下溃”,不易成功。他建议任由河水从蒲口南流,以西郡县遥筑长堤,抵御河水,而下游徐、邳等地区受灾人口则迁离原地,另择黄河南边退滩地以给生业,以后河决之处亦如此法。尚文的建议经过廷论之后被采纳,却遭到河南、山东地区官员的强烈反对,争言不塞则河北桑田尽化鱼鳖之区,塞之便,帝复从之,最终蒲口被塞堵。

 大德三年(1299年),蒲口再次被河水冲决,“障塞之役,无岁无之”。

元、明两代,均建都北京。为了维护大运河南粮北运的任务,元代治河方案大多是保北不保南,尽力防止黄河向北决口,南岸多留水口,听任黄河水在涡、颍及濉等河之穿行。一直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任命贾鲁治河。

IMG_259

贾鲁(1297年—1353年),元代著名河防大臣、水利学家  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白茅口(今山东曹县境内)决口,严重威胁漕运。朝廷派贾鲁治理黄河,贾鲁主张“疏塞并举”,疏是疏浚原汴河,导水东行。塞是修筑北堤,堵塞决口。1351年贾鲁大举治河,堵决口,修北堤,一年工毕,河复故道。共浚深河道80余里,堵决口20余里,修各种堤坝36里,使黄河自黄陵岗以东河道改在徐州会入泗水,当时称为贾鲁河。贾鲁在治理黄河过程中对工程布局和施工程序作了周密部署,创造性地推行了石船堤的堵口方法,在我国治河堵口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贾鲁治河之后,黄河复故道东南流持续了15年,到至正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

  • 上一条:五千年前“基建狂魔”的治水智慧
  • 下一条:在水一方 大美湿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