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和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展示西部有关省市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中的办学育人成果,近日,由渝甘川贵云五省市职业教育学会(协会)联合举办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重庆)大会顺利召开。 大会旨在以服务助推西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会议期间,开展“现代职教之星”颁奖活动,集中展示近年来西部五省市涌现出来的校企合作、职业院校特色发展、德技双馨教师和职业教育学生成才方面的典范。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副主任朱俊俊获德技双馨之星表彰。
受访嘉宾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力工程系副主任 朱俊俊
01
访谈速递
Q 请问作为国家发展教育强国道路上的一份子,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您有哪些教学亮点举措? 朱俊俊: 一、优化课程体系 融入真实案例:课程全部模块化,模块化内容全是来自于实际工作场景,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式实践课程,让学生以团队形式模拟承接企业的实际小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工匠精神。 二、创新教学方法 情境模拟教学:创设逼真的工作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在高压倒闸时,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包括设备现场安全员、操作员、记录员等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完成高压倒闸操作等训练,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 三、提高双师能力 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和实际生产流程,使其成为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回到课堂后,能更好地将实践案例融入教学,传授给学生更贴合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多元化考核指标: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增加实践操作能力、项目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核指标。比如学生在参与企业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实验室完成实验的熟练程度和创新点等都纳入考核范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同时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表现。对过程性数据的分析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促使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这些举措可以从不同角度助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Q 为了助力国家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做到强国有我,请问在帮助学生高质量充分学习、就业方面,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朱俊俊: 一、助力高质量充分学习方面 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结合学科内容引入实际生活案例、前沿科技成果等,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3、设立各类学习奖励机制,对学习进步、成绩优异、在学习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强其学习成就感。 二、助力就业方面 1、职业规划指导: 从学生入学开始,分阶段开展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发展路径和所需技能。例如,大一介绍职业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各类职业概况;大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初步确定职业方向;大三、大四针对具体职业目标提供更深入的规划建议。 配备专业的职业规划导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职业选择、发展困惑等方面的疑问。 2、就业信息服务 学校或相关部门搭建专门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收集、整理并发布各类招聘信息,包括企业招聘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详细内容,确保学生能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就业资讯。 3、就业技能培训 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课程,如面试技巧培训(包括简历制作、面试礼仪、常见面试问题回答等)、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如计算机等级证书、相关行业专业证书等),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Q 未来,为了更好的落实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精神,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您有哪些举措? 朱俊俊: 1、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选拔一批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和支持,使其成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2、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规定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学习、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确保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3、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职业院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教师可以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实际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4、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邀请企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他们可以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和工作经验带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5、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项目的研发和实施。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互利共赢。 6、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奖励激励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建立教师激励机制:设立教师奖励基金,对在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8、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END
来源: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李贞燕
初审:唐子兴
终审: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