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学工叮咛】清明寄情 安全相伴 ——2025年“清明节”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

时间:2025-04-03  [ ]  浏览次数:  来源:  视力保护色:

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既是慎终追远、缅怀逝者的传统节日,又是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好时节。为保障假期安全,现将相关安排与温馨提示告知如下,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放假时间:

4月4日至4月6日,共3天。

4月6日19:00全体23、24级学生返校收假。

(一)文明祭扫,心香一脉

1.倡导鲜花祭祀、云端追思等绿色方式,严禁携带火种进入山林、草场等区域,更不能野外用火,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

2.遵守公共场所秩序,文明行礼,不攀折花木,不随意丢弃祭扫物品。

(二)平安出行,步履从容

1.要做到“知危险会避险,远离车辆视野盲区”,到达目的地后及时向辅导员或家长报平安。

2.教育学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自觉遵守地铁、公交车、长途大巴车等乘车规范,待车停稳后,有序上下车。外出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靠右慢行,过马路时,走斑马线,不着急、不猛跑,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不坐超速、超员、超载、酒驾、疲劳驾驶的车辆,务必乘坐正规车辆,切勿贪图方便搭乘“黑车”。建议不要骑行驾驶摩托车、电动车、共享单车出行,不无证驾驶机动车,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避免在雷雨、暴雨等恶劣天气中出行。

4.提前规划行程,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远离未开发水域(如山塘、水库)。严禁在山林间野炊、烧烤或使用明火,离场时带走垃圾,守护青山绿水。

(三)择友宜慎,明志立身

1.警惕陌生人的搭讪、邀约,不随意透露个人隐私及家庭信息。

2.避免深夜单独出行,请家长密切关注学生动向,做到知去向、知归时、知同伴。监管学生的活动,使其远离网吧、游戏厅、KTV等不适合学生的娱乐场所。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活动,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

(四)溺险常记,水畔慎行

近期气温回升,为溺水安全多发时段,请各位家长教育学生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学生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拨打110报警。

(五)清朗网络,指尖有度

1.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切勿将自己办理的手机卡、个人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账户买卖、租赁给犯罪分子。

2.严禁学生参与“引流”等信息诈骗、校园贷、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严禁在网络上发布、转发虚假消息;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不随意注册不熟悉的网站账号,不痴迷游戏,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3.警惕网络交友,教育学生不要随便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六)食安为先,养健为本

当前处于流感等流行病高发时期,加之假期临近,人员流动、聚集、旅途等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交织叠加出现,容易引发传染病传播。教育学生务必减少不必要的聚集,讲究个人卫生,不吃过期、变质、不卫生食品,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七)怡情悦性,润心育德

1.假期是家长与学生加强沟通、共同成长的好时机,家长要尊重并倾听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学生一起参与居家、户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避免因不良家庭关系、过度压力等造成学生心理安全问题。

2.家长应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如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恐慌等现象,应多与家人、朋友、老师沟通交流,多形式指导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发现学生情绪波动较大,要及时引导,让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必要时请及时联系辅导员,求助学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广大家长朋友,学生假期的安全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配合,让我们共同践行“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家校协同筑牢安全防线。感谢您和您家人的支持与配合,祝大家健康顺遂!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

2025年4月2日